1904年清朝政府籌建北京到張家口的京張鐵路,并聘留學歸來的詹天佑為總工程司。
詹天佑在危難關頭接下重任,并以高度的責任感克服重重阻礙,終于在1909年修建成我國第一條自力修建的鐵路。
隨后詹天佑懷著滿腔熱情,策劃修筑從廣州到漢口的粵漢鐵路,但清政府卻發出命令要將全國商辦鐵路收歸國有。
詹天佑被迫交出粵漢路。
清政府覆滅,中華民國成立后,新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提出將原計劃修建的川漢、粵漢兩條鐵路合并成立漢粵川鐵路公司,并請詹天佑擔任會辦。
但后因軍閥混戰奪權,孫中山逃亡日本,詹天佑修建漢粵川鐵路的工作再度受阻,令他深感因列強不愿讓中國人控制自己國家的命脈,才處處阻撓中國人自己修建鐵路。
此后數年,詹天佑克服巨大壓力,團結周圍人士不懈斗爭努力,推進中國鐵路的建設事業。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詹天佑抱病代表中國政府出席遠東鐵路國際會議,并與狼子野心的日方代表論戰,取得了我國保護中東鐵路的權利。
回國途中他登上長城蔚然感慨......
他的事跡和民族精神將永傳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