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以河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期和南水北調為背景,描繪了當代中原地區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痛苦、歡樂和希望,謳歌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優秀傳統理念,是一部帶有濃厚鄉土氣息、懷鄉感情的現實主義電視劇。
22集電視劇《湖光山色》改編自河南著名作家周大新的同名《湖光山色》,該小說榮膺2008年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全劇緊緊圍繞傳統的農村經濟、道德秩序被現代化的經濟、物質文明沖破之后,幾個特色鮮明的人物在新舊人生觀、新舊價值觀、新舊發展觀念、新舊生態觀的激烈矛盾沖突。以一個新時代女性面對種種陳規陋習,不愿逆來順受奮起抗爭的感情史、覺醒史、抗爭史為主線,通過兩個家族錯綜復雜的恩怨情仇展現了一個充滿智慧比拼、利益競爭、善惡較量的鄉村世界。展現了在面對新時期的困難和矛盾時,基層農村如何以公平正義、穩定和諧為前提,激發社會活力,維護人民群眾權益,化解矛盾、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艱難過程。
該劇矛盾事件集中,劇情沖突跌宕起伏,風土人情特色鮮明,語言風趣幽默,通過環環相扣的情節和優美秀麗的場景鋪陳敘述引人入勝。該劇既反映了 “三農”重大主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現實性,極富經典和藝術性,同時又充盈著濃郁的河南地域特色和新鮮的生活氣息,為觀眾展現了一個既凸顯主色調,又層次分明包羅各種色彩的豐富影像世界,表達出了對中國當代鄉村生活的獨特理解,展現了當代農村普通農民不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科學發展的大膽探索、艱難轉型。該劇極具現實主義震撼力及藝術感染力,具有很強的觀賞性。相信播出后對于觀眾認識當代農村真實生活和民主進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農村八億農民的現代化進步和民主發展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人類進步史中最為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藝術的提煉和反映這個偉大歷史時期所發生的史實,加深觀眾對當代中國現實的深刻理解,《湖光山色》值得仔細體會和琢磨。